为探索和挖掘巴地音乐文化,4月24日,院长王赠怡偕马雷、卢娇阳、刘红晋三名博士赴“中国民歌之乡”巴中市南江县杨坝镇开展民歌采风。

采风团队与“巴山茅山歌”和“巴山背二歌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方昕老师及民间艺人进行了深入交流,现场聆听方昕老师演唱茅山歌《杨坝等你来》《上茅山》选段、背二歌《巴山背二歌(一)》《巴山背二歌(二)》等经典作品。高亢悠扬的曲调、质朴生动的歌词,生动再现了巴山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,传递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。
王赠怡表示,巴山民歌是巴文化“活态基因“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即兴创作特点和劳动号子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为学术研究和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一手资料。他希望我们研究民歌的专职人员通过录音、影像记录及乐谱整理等方式,对巴山民歌的演唱技法、方言发音及历史渊源进行深入挖掘。
此次采风旨在让巴文化专职研究人员初步接触和感受巴山民歌,为研究院系统梳理巴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内涵作重要铺垫。
供图/撰稿:卢娇阳; 初审:唐莉; 复审:王赠怡;终审:秦静